“往往最極致的工藝是感受不到工藝,最舒適的面料是感覺不到面料的存在”,北京服裝學院青島籍校友王遵元堅持面料研發倡導回歸自然,舒適才是最本質的特征,沒有束縛、沒有異感,就像沒穿一樣,人衣一體,讓皮膚暢快呼吸。他聯合中國改革開放40 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張大省老師共同研制推出迭代滌綸。近期,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對新維紡織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遵元和張大省教授進行了采訪。
青島新維紡織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遵元
Q:目前企業是一個什么狀態呢? A:疫情期間企業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是業績方面的影響,業績相較往年反而還有所增長,而影響主要是對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實驗研發方面、企業與學校間交流在疫情期間不便展開。
Q:面對問題,企業都有哪些妙招呢?為應對疫情采取哪些措施呢? A:這次疫情同樣也帶來很多機遇,能讓企業靜心積蓄力量,產業鏈下游企業也受影響,正好開展共同研究,也與多家社會機構合作,研究也會發現產品利用率在紡織服裝產品所占比重較大。其實哪怕沒有疫情,企業也會面臨轉變,疫情同樣也是契機。目前國內紡織服裝企業還都處于規模內生產,此時可以沉下心來研發自己的產品。這半年迭代滌綸已拒絕了很多生產的訂單,為了長遠做好自身品牌運營,所以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因為各種原因,國外會對國內的產品產生一定排斥,要做到讓他們無法排斥,就要做好產品的研發,我們要努力做到有這樣的品牌自信。
Q:迭代滌綸纖維產品研發種類齊全,目前市場應用最大的產品是什么? A:可以舉例,比如三維導濕面料,它能夠做到里面不濕將汗水散發到外面,外面也不濕,小雨也能夠不滲透到內里。迭代滌綸產品有親水性效果,目前來說客戶還是很滿意的。迭代滌綸集親膚、高回潮率、低靜電、舒服美觀等眾多優點于一身,徹底顛覆了我們對于常規滌綸的認知,將高品質的感觀推向極致,為品牌361和ANTA等開發的產品正在試穿階段,與純棉手感相似,同時也得到國內紗線企業以及成衣企業的青睞。可將專利直接交給品牌商,這樣產品研究應用性會更強。
Q:新維紡織的專家式服務內容都包括哪些? A王遵元:合作的新產品會告訴客戶運用方法和后期效果,而產品其實是新技術,所以更多是依賴技術研發專家的全程服務。研發成果目前在國內外都最新型,新的術在紡絲過程中還不太熟練,需要專家們在遇到問題解決過程中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 改革開放40 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 張大省 Q:目前的口罩是三層材料,隨著天氣炎熱,購買者普遍對口罩的材料有了跟高的要求,對于面料您有怎樣的研究和看法? A:目前口罩產品還是不太滿意的。一是主要看中間這層纖維間距較小,其實還是隔不住病毒病菌,纖維間距小的面料反而容易引起呼吸困難;二是現在的口罩大多為一次性的,不能長期使用,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我目前正在研究海島纖維,纖維比較細,聚丙烯里面加上抗菌材料,就能達到抗病毒效果,抗菌材料也可以清洗,能達到多次利用的效果。
Q:口罩材料可以完全降解嗎? A:完全降解是做不到的,因為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聚丙烯,聚丙烯不稀釋,佩戴者的臉部還容易產生不適,所以針對口罩可以做出的改進還很多。 Q:科技因素對于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都有哪些意義和重要性呢? A:企業還是要自主研發新產品去為客戶服務,這樣才的產品對客戶才會產生較大吸引力,好的產品必須要有科技支撐。
Q:老師您可以聊一聊您的研究成果嗎? A:基礎性研究目前在與青島大學老師合作(抗菌中藥棉),我認為新技術、新材料的學習和研發需要普及到院校、企業、設計師的工作過程中。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可以作為很好的平臺,院校師生、企業、設計師可以學習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學有所用。
Q:二位怎樣看待紡織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呢? A王遵元:中國的紡織發展到現在是需要依靠科技來革新,但是基礎紡織技術對每項產品研發還不夠深入,且涉及專業領域較少。未來紡織科技發展成長,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深入開發的同時理論也同樣需要研究。 A張大省:目前中國的紡織,論多,能占世界70%,論強,還需要更多品種和功能性等要素。研究單位所做的基礎研究還遠遠不夠,達不到市場目標要求。因此需要像我們這樣一批研究人員與企業和品牌商聯合,精心研發新型技術,紡織服裝行業科技技術創新能夠帶動轉化出更多樣產品。
Q:對于北京服裝學院在青島落地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您二位有什么期許?對園區有什么需求? A王遵元:當然希望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能越辦越好,且能夠引領青島時尚,讓青島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國際化時尚的城市。時尚不僅是時尚的穿搭,還有時尚的理念;引領視覺和表現形式的時尚,時尚的消費觀念,引領潮流和時尚生活方式;再者就是創造力的時尚,培養時尚人才的創造性時尚思維。 A張大省:對于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我的想法是“我們做的研究屬于工科類,但是服裝設計是偏藝術的,所以很多設計師只注重衣服的顏色和款式等因素,對于面料的功能和研發都不太注重也不太熟悉,我希望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未來能夠開設更多關于此類的課程,真正做到‘藝工融合’。”